和國內的犀角金龜一樣,有個共通的特點,腳都很短!
小弟將牠們總稱為國外的犀角金龜,若有不妥之處,請見諒!
這三隻不同的兜蟲:三角龍、象牙海岸兜(閃亮巨犀角兜)及犀牛兜等,都各有特色,
和國內的犀角金龜一樣,有個共通的特點,腳都很短!
小弟將牠們總稱為國外的犀角金龜,若有不妥之處,請見諒!
這三隻不同的兜蟲:三角龍、象牙海岸兜(閃亮巨犀角兜)及犀牛兜等,都各有特色,
前陣子進的一些野生品,長角有型的爪哇姬兜、特殊色美他利佛CMF等,每種都有其特色!
野生,在自然的環境下,牠們能長成那麼大的個體,是人工所不能及的!這便是大自然的奧妙之處!
請各位賞圖吧!
聽很多養蟲的前輩說到五角兜,是不好養的幼蟲,在三齡末時,會莫名其妙的死去,小弟對牠還滿有興趣的,所以在去年年初在網路上購買了三隻L1及L2幼蟲!
到三齡時,確定是二公一母;在養的過程中,發現五角兜幼蟲的身體很早就黃了,而且黃了很久,至少有半年以上;比南洋大兜CC更黃而且黃的更久!
因為第一次養,每當每二個要換木屑時,都一直以為牠們要做蛹室了!結果一拖再拖,才發現並不是要化蛹,到最後,也不管牠多黃了,若容量外觀上沒看到蛹室,就直接換了!
二個多月前,朋友送的6隻印度白點花金龜成蟲及二個超小的土繭,因為土繭超小,小弟特地的將它們留下著做紀念!
其繁殖的產房及環境和白條綠的飼養方式相同,適合在偏乾及偏熱的環境下,才會生的多,長的快!
除了換果凍外,小弟並沒有特別的倒出來撿蛋或撿蟲,只是偶爾會在果凍中發現幼蟲~_~|||,有時真懷疑幼蟲是不是跑進去吃起果凍來了……
日前,在偶然間發現了一位蟲友的繪畫專長,隨手幾筆,便在小石頭上如畫龍點睛般的將甲蟲的神韻表現的出來;幾次的請託,朋友樂意的答應幫小弟手繪襯衫及帽子!
今天才拿到的幾頂,PO出來讓各位欣賞,另有部分未完成的帽子及以襯衫,改天拿到時再補上!一時間找不到地方可拍照,所以擺了幾了白紙就拍了起來,拍的不好,請見諒!
轉眼間,蟲季將要來到,PO上這篇,希望能對初入門的朋友撿蛋時有所幫助!
繁殖過幼蟲的朋友,都會有過撿蛋的經驗,雖然小弟本人並不愛撿蛋!但還是常常會遇到撿蛋的情形!
較常處理卵的方法:等母蟲入產房生了約一至一個半月後,將母蟲取出舊產房,並將母蟲放入新產房,其母蟲在舊產房所生之卵,則靜置約一個月左右後大都會自行孵化,倒出直接取幼蟲,可避免因撿蛋時的意外發生,如:捏破、摔到、壓到卵或因保存不當而導致爛蛋(無法孵化的卵統稱為爛蛋)!!!
姬兜養了不少,第一眼看到牠,讓小弟的眼睛為之一亮,一見鍾情!
圖中少見的牠,是天然品(俗稱的野生品),和其它的姬兜比起,
牠的頭角、胸角細長有型,其頭角中段壓縮纖細,相當有特色的姬兜!
最後一次彩虹鍬的羽化記錄後,最期待拍到的便是長戟的化蛹記錄片!牠是如何從一隻幼蟲,變身為頭角、胸角又粗又長的蛹,對小弟而言,充滿著無限的神秘感和好奇心,相信很多人也很想目睹這一刻吧!
幾個月前的那隻DHH無緣拍到,有點失望!聽朋友說,之前三齡初買的同批長戟DHL他的都已陸續羽化了,所以昨晚心血來潮,拿出最大的一隻開挖了!
羽化三個多月,進食約一個月的美東白兜粗角大種公,今天讓牠們交配了!
為了換血(避免同一血源近親交配),小弟從朋友那購得了幾隻不同種源的美東白兜!
交配時間也長達40分之久,希望大種公種母,也能產下”不凡”的下一代!!!
97/11/26 毛象MEE繁殖記錄及成果篇
9/11購入的二對毛象,公的尺寸約為110mm,母蟲的體型並不大!
購回時已少量進食,9/15起開始大量進食,牠們吃了不少的香蕉,因為香蕉不能久放,所以小弟跟著也吃了不少快爛的香蕉~_~|||
發這篇文的目的,是要讓剛入門不久且沒看過幼蟲即將要從前蛹蛻變為後蛹的朋友,看看幼蟲身體前一刻的外皮之變化,如此而已,並沒有其它的意思!
上個月善心版長戟大大得標之DHH母蟲,送至蟲店時已是前蛹,那時的心情是二極化的!
心中暗中竊喜,過不久馬上就有母蟲可以生一堆長戟寶寶了,真是幸運;但念頭一轉,突然又想到,甲蟲的前蛹期之前開始,幼蟲便停止進食,開始尋找適合的地方,準備做蛹室!
繼上次拍攝黑金剛姬兜羽化的記錄片後,
http://insectforum.no-ip.org/gods/cgi-bin/topic.cgi?forum=1&topic=15768
常想拍幼蟲的前蛹蛻變為後蛹的記錄片,只可惜時間較難掌握,多次錯過!
前不久才發生印尼姬兜6隻幼蟲,羽化後5公1母(之前發表的5搶1),
http://insectforum.no-ip.org/gods/cgi-bin/topic.cgi?forum=1&topic=17556
沒想到事隔沒多久,小弟僅留的5隻三角龍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