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【笨港口港口宮沿革略誌】
本宮肇建於清康熙二十三年(西元一六八四年),由先民林楷自大陸湄洲奉請媽祖金身渡臺,由笨港口登陸至蚶仔寮,相傳此地為『鯉魚吉穴』,遂擇為開基之地。結合六庄十一角頭集資共建草廟,取名為『笨港口天后行宮』。清嘉慶十六年(西元一八一一年)重建為磚瓦結構,清同治十年(西元一八七一年)易宮名為『港口宮』,清光緒三十年(西元一九○四年)集資以嚕咕石重建,民國三十七年再次重建,歷時十年於民國四十七年竣工,並於四十八年舉行建醮祈安大法會,聖母據此靈地,神威顯赫遠播全台,蔚為本省一大宗教觀光聖地。(節錄於:笨港口港口宮建廟沿革)
位於凹仔底的媽祖廟德安宮,每年參加進香的人也相當的多…
第一次和家母及內人參加笨港口港口宮進香團,真正的體驗神明與人之間的互動!
歷史悠久、香火鼎盛的港口宮,進香團絡繹不絕,人山人海 …
難怪俗話形容很熱鬧為:好像在進香(割香台語) …
來到港口宮,才真正體會這句話的含意!
神威顯赫,神明藉由指派的乩身傳達旨意、溝通…
為人世間的百姓祈安納福…
神明回駕時,在天公爐前接過每一尊的神明過爐,是滿特別的經驗!
有機會,朋友也可以參加類似這樣的宗教活動…
體驗神明與人們之間的對話和互動!
德安宮神明過爐影片之1
德安宮神明過爐影片之2
其它:
全站熱搜